歐盟委員會于2022年8月30日發布EC 1907/2006(REACH) 的修正案草案。其目的是通過對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及洗滌劑中的合成聚合物微粒(塑料微珠)進行限制以減少其排放量,從而保護海洋的生態環境。
該法案主要適用于化妝品、生物滅殺劑、其他日化產品、工業原料、器械等,并針對不同的項目類型提出了6-12年不等的過渡期。并且要求合成聚合物微粒的產品供應商應提供使用和處置說明且需要每年提供合成聚合物微粒的最終用途等信息。
該草案將于2022年9月23日的歐盟會議上正式提出討論。因此目前并不排除其進行修改的可能性。
什么是塑料微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塑料微珠(microbeads,microplastics或plastic microbeads)定義為一類替代天然物質廣泛運用于個人護理產品和化妝品中的人工合成聚合顆粒物質。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的定義,微塑料是長度小于5毫米(0.20英寸)的任何類型塑料的碎片。
目前個人護理產品和化妝品中常用的塑料微珠成分有:丙烯酸(酯)類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類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聚丙烯、錦綸-12、錦綸-6、聚乙烯、聚氨酯等。
塑料微珠的應用:
塑料微珠因為具有研磨、去角質、黏度調節、乳化、成膜劑、乳濁劑、液體吸收粘合劑、膨化劑等多種功能和價格低廉,被廣泛用于個人護理產品和化妝品中,使用塑料微珠的產品絕大多數為身體清潔、面部清潔、頭發清潔、牙膏等淋洗類產品,護膚、彩妝類等駐留類產品也偶有使用。
塑料微珠的危害:
個人護理產品和化妝品(Personal Care and Cosmetic Products, PCCPs)配方中的“塑料微珠”和其他微型塑料垃圾具有五個共同物質特性:
1. 為合成聚合物或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2. 固體材質;
3. 微粒粒徑≤5 mm;
4. 水不溶性;
5. 非降解物質。
基于以上特性,塑料微珠可以通過使用沖洗后的廢水避開廢水處理器進入河流、湖泊或大海,對水域系統造成極大的污染和危害,例如影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水生動物吞食后影響代謝和生理機能進而導致死亡等。
而人類可能因為食用攝入了塑料微珠的魚類、貝類等海產食品而致使體內蓄積塑料微珠,進而造成人體健康危害。